为黄河东岸4000年前聚落形态和文化面貌提供了实证
10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偏关天翅湾遗址史前房址的考古资料,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4座、灰坑21座、陶窑一座,时代主要为阿善三期和龙山时期,为黄河东岸4000年前聚落形态和文化面貌提供了实证。
天翅湾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天峰坪镇天翅湾村西北,地处黄河东岸的坡地上,面积5万平方米。为配合忻州市三大板块旅游公路黄河1号公路老牛湾至寺沟段的建设,2020年3月至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天翅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本次发掘分南北两区,总发掘面积共约1375平方米,共发现房址4座,均为半地穴式房屋,3座位于南区,1座位于北区;灰坑21座;陶窑1座。时代主要相当于阿善三期和龙山时期,个别灰坑为朱开沟文化时期。
其中,阿善三期遗存以3号房址和4号房址为代表。3号房址位于南区中部,平面呈圆角方形,直壁,平底。四壁较为完整。房址包括居住面、门道、灶址、柱洞等遗迹。房内地面为踩踏硬面,无白灰面,与门道内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门道位于房址西部,基本完整,低于房外地面约15厘米。浅坑灶位于房址中部,近圆形,直径约80厘米,灶面为青灰色烧结面,由灶中心延伸至边界红烧土,且低于房内地面约6厘米。此外,3号房址内还发现了5个柱洞。该房址出土了完整陶瓮、双耳罐等3件,还有一些尖底瓶等残片。
4号房址位于北区西南部,由门道、地面、墙体等构成。门道朝西,平面结构呈“V”字形,南部呈斜坡状延伸至房内,底部有一层褐色踩踏硬面。居住面近似圆形,保留一层厚约0.2厘米踩踏面,地面略高出进入房内门道约13厘米,未见灶址。出土器物有陶罐、陶刀等。
龙山时期文化遗存以1号房址和2号房址为代表。1号房址位于南区西南部。东壁较为完整,北壁、南壁略有残损,西壁被地层破坏,分为南北两段。房址由居住面、墙体、门道、灶址等构成。房内地面平整、坚硬。地表覆盖白灰硬面。房址白灰墙裙与原始墙壁之间有1厘米厚的泥抹墙。门道残存不多,灶位于房址中部偏西靠近门道处,近似圆形。该房址出土了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陶鬲、石刀、陶刀、双耳陶罐等,共7件。
2号房址位于南区西南部,大部分已被破坏,东壁保存完好,北壁、南壁残损严重、西半部及门道均无存。房址由居住面、灶址、柱洞等构成。房内地面平整、坚硬,居住面是黄黏土硬面。房址中南部残存地面灶1处,近似圆形,灶残径100厘米。地面中北部有一个柱洞,内侧四周分布有碎陶片。该房址出土了3件陶器,器类包括陶鬲、陶罐,以夹砂灰陶为大宗。
偏关在仰韶晚期被认为是海生不浪文化的分布区,20世纪90年代还有过相关调查。什么是海生不浪文化呢?它是以最早发现于南流黄河东岸内蒙古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而得名,年代相当于距今约5800—48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阶段,是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学术界也称之为“庙子沟文化”。海生不浪文化居民以从事原始的定居农耕经济为主,但狩猎业、渔捞业也是当时重要的辅助经济活动。居住遗址多有环壕围绕,房址多为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
经过研究专家们发现,天翅湾遗址小口双耳壶、尖底瓶、大口瓮与当地仰韶晚期海生不浪文化相关器物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典型器物包括大口瓮、小口双耳壶、尖底瓶、篮纹罐等,属于时代略晚的阿善三期文化范畴。
天翅湾龙山时期遗存的典型器物为正装双鋬鬲、敛口甗、绳纹罐等,其中,正装双鋬鬲的作风是陕蒙晋河套交界地区龙山时代重要特征,区别于晋中龙山时代流行的正装风格,偏关天翅湾龙山时期遗存进一步坐实了黄河东岸该阶段文化面貌,为寻找两类遗存边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记者 南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