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招考      

公务员考试面临的新挑战

2020-11-11 11:35:31        中国青年报

最近,2021年度的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全面启动,公务员报名热度依然不减,总报名人数有150多万,录用比约为61:1。近几年,我国公务员考试规模和影响度不断扩大,每年报名参加中央机关和各地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有近千万人,如果加上国有企事业单位,将有几千万年轻人参与“公考”。因此,如今的“公考”,不仅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广大青年择业的重要途径,对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有重要意义。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考录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凡进必考”已经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其中,“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总体上看,我国的“国考”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让千百万考生从中受益。但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我国公务员考试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公务员是一个肩负治国理政重要责任的职业,公务员考试和测评,作为人才选拔方式,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也有很强的政治性要求,而且这些政治标准,如“理想信念”“为民担当”等品德,是应当重点测查的核心要素。但如何科学准确全面地考评这些要素,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对此,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测评的方式方法,在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等各个环节,体现新时代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要求,体现“好干部”的标准,特别是在笔试和面试中,不仅要考相关能力要素,还要考察考生的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等,将这些要素通过专业的考题体现出来,表现在可以量化和比较的考分和成绩上。

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务员考试题命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也是一个重要命题。无论是“公考”还是“高考”,考题都是一个指挥棒,对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公务员考试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考试,它不是对某种学科知识体系的测评,也不同于外语类的水平考试,而是一种对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能力的测查。考题的命制如果不能保持创新和与时俱进,就往往容易陷入程序化和固化,甚至出现每年笔试和面试考题、答题的雷同情况。近年来,一些公考培训机构,用相应的套路和答题模板,来应对公务员考试,获得一定的市场认同。如果让这种模板化风气漫延,很可能让公考偏离“考能力”的初衷,陷入“八股取士”的泥潭。

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大我国公务员考试命题特色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夯实公务员考题命制的理论基础。认真总结我国公务员考试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吸取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成果,加强相关理论问题的研讨交流,鼓励有关科研院所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重视高素质的命题专家队伍建设,确保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命制的科学性和高水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提高。

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平公正也很重要。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从建立之初,就承载着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使命,公开、公平、公正是公务员考录工作的重要原则和突出特色。近年公考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组织管理任务越来越重,给公考的公平公正问题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比如在一些地方的基层面试环节还不够规范,仍然存在打招呼、“人情分”等问题。再比如在一些主观题的评判上,由于标准难以统一和量化,受到评判时间和评判能力等因素制约,往往存在打分者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的问题。

解决公务员考试执行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公平公正问题,无疑是考录体系必须面对的挑战。为此,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研究规范基层单位面试规则,创新面试方式,推进面试专业机构建设,同时要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要进一步深化申论和面试主观题型的研究,深化和细化有关要素测评标准,不断提高测评答案标准的科学化水平。要加强考官和阅卷人员的培训,提升评判、阅卷的能力和水平。

伴随着公务员考试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公务员考前培训的规模、范围和影响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参加各类公务员考前培训项目。多年来,公考培训在提高学员应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有些培训偏离公考大纲要求,不着眼于提高考生的能力素质,而一味传授考试套路和所谓“技巧”;有的利用资本力量,过度宣传营销,而忽视研发和教学质量;有些师资能力明显不足,临时培训上岗,靠“背台词”的方式组织教学等。

公考培训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成人考试培训,有较强的市场需求支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公考培训作为对未来公务员的培训,也有其特殊性,应作为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必要的引导和规范。对此,有关部门要引导培训机构加强对考生能力素养与价值观念的培训,而非一味传授答题技巧。与此同时,培训机构也要克制过度宣传营销的冲动,坚持质量优先,为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张炜

友情连接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山西人事考试网 |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 太原网络推广 | 四川在线教育 | tom网 | 荆楚网科教 | 国广教育 | 中国青年网教育 | 云南网教育 | 齐鲁网教育 | 中原网教育 | 中华关公文化网 | 山西基础教育网 | 新华网教育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华商网教育 | 大众网教育 | 南方网教育 | 华龙网教育 | 长城网教育 | 半壁江中文网 | 西部网教育 | 中国未成年人网 | 人民网教育 | 中国高校之窗 | 中国江西网教育 | 北方网教育 | 中国网教育 | 中青在线教育 | 中国山东网教育 | 天山网教育 | 大河网教育 |